陈伯达传

陈伯达传

  • 定      价:68
  • 作      者:叶永烈
  • 出  版 社: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
  • 出版日期:2016-06-01
  • I  S  B N:9787220098147

书籍信息

  • 版   次:1
  • 开   本:16开
  • 页   数:640
  • 字   数:
  • 装   帧:
  • 纸   质:
  • 印   次:
  • 印刷时间:2016-06-01

内容简介

  凡是经历过“文革”的人,都知道陈伯达的“大名”。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“小小老百姓”,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、林彪、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,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,号称“理论家”“中共一支笔”“中国舆论总管”。

 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长篇传记,以70余万字的篇幅,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: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,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,他的被捕和出狱,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,他如何跃为中共“理论家”、《红旗》总编, 他与毛泽东、江青、康生、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,他在“文革”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……

 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,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,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,以准确、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,公正、客观、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。


查看全部 ∨

内容目录

  序

  卷首语

  第一章 陈伯达的晚年

  1989 年9 月20 日中午,85 岁的陈伯达正在吃饭,突发心肌梗塞,头一歪,碰到墙上,从此撒手西去。作者作为陈伯达晚年采访者,为您揭开陈伯达神秘的晚年生活内幕……

  陈伯达之死

  服刑18 年终于期满

  从“第四把交椅”上摔下来

  在秦城监狱过着“特殊囚犯”的生活

  押上最高法庭被告席

  王力呼吁假释陈伯达

  陈晓农照料保外就医的父亲

  我来到鲜为人知的陈伯达之家

  从他的晚年之作看他的心态

  迟暮的周扬关心着迟暮的陈伯达

  香港记者在五年后才获知的“幕后新闻”

  胡耀邦读了陈伯达晚年文稿

  陈伯达评论“四人帮”

  第二章 最初的人生之路

  “伯达”是笔名。陈伯达的本名叫“陈声训”。上私塾的时候,老师给他改名,叫“陈建相,字尚友”。他最初喜欢写诗,甚至写小说,是一个文艺青年……

  第三章 初入中共

  陈伯达作为一个进步青年,23 岁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,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。回国之后,派往天津工作。人地生疏的他,刚到天津就被捕了。在狱中,他坚持说,自己名叫“王通”……

 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低谷

  陈伯达好不容易走出监狱,他成为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部长,发动新启蒙运动,成为颇有建树的理论家。他的名字,开始为知识界所熟悉。他还成为中共北平市委“三人领导小组”成员之一……

  第五章 跃为延安“理论家”

  陈伯达进入延安,引起毛泽东的注意,进而成为毛泽东的秘书。从此,他成为延安理论界的权威人士。就在这个时候,他露出“左”的面目,嗅出作家王实味的“异味”,率先进行批判……

  第六章 五十年代的荣耀

  作为毛泽东的秘书,陈伯达深受毛泽东的器重。他跟随毛泽东访问苏联。他负责编辑《毛泽东选集》,负责起草《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》,参与起草中共“八大”政治报告,起草诸多重要的中共中央文件,成为中共中央一支笔……

  第七章 “文革”前奏

  陈伯达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,他负责起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纲领性文件“二十三条”,负责起草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纲领性文件“五一六通知”,还帮助江青起草《林彪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》……

  第八章 中央文革小组组长

  “文革”开始了,陈伯达进入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,他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,而且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,成为“第四号人物”。他以“中央首长”的身份,发表各种各样讲话与指示,为“文革”推波助澜……

  第九章 发疯的时刻

  陈伯达曾自称,“在‘文化大革命’中,我愚蠢至极,负罪很多。‘文化大革命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,那时候我是一个发疯的人。”确实如此,陈伯达在那“疯狂的年代”犯下许多罪行。与此同时,由于他与江青的矛盾日深,他在鼎盛中屡陷危机……

  第十章 日渐失势

  陈伯达日现颓势。


查看全部 ∨

作者简介

  叶永烈,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,一级作家,教授。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。11岁起发表诗作,19岁写出首本书,20岁时成为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主要作者,21岁写出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。

 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“红色三部曲”——《红色的起点》《历史选择了毛泽东》《毛泽东与蒋介石》,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;200万字的长卷《“四人帮”兴亡》(增订版)以及《陈伯达传》,是中国十年“文革”的真实写照。《邓小平

  改变中国》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。《受伤的美国》是关于美国“9·11”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。此外,还有《用事实说话》《出没风波里》《历史在这里沉思》《他影响了中国:陈云全传》《中共中央一支笔—— 胡乔木》《钱学森》等。新著为长篇小说《东方华尔街》。


查看全部 ∨

其他信息

  叶永烈的传记作品之一,可视为陈伯达自述。

  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党史研究室联合审读,全本内地首次批准出版。

  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,中共有影响的“理论家”,中央文革小组组长,仅次于毛泽东、林彪、周恩来的中共第四号人物,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,陈伯达是了解中国当代史不可不读的人物。

  叶永烈是陈伯达晚年的采访者,采访陈伯达及其儿子陈晓农十多次,录制25盘磁带,采访约25小时,与陈晓农通信几十封。

  叶永烈收集了关于陈伯达的资料近百万字,尤其是陈伯达在秦城监狱所写交代的大量手稿和陈伯达晚年手稿。

  叶永烈分别采访了陈伯达的四位秘书,即秘书姚洛、史敬棠、王文耀、王保春,录制12盒磁带,平均每人采访约3小时。还采访了陈伯达的身边工作人员、公务员、司机等。

  叶永烈采访了当年的“中央文革小组”副组长刘志坚,组员王力、关锋、戚本禹。

  图文并茂,披露大量珍贵历史照片。


查看全部 ∨